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本科培养 硕士培养 博士培养 教学动态

特种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放射医学方向100900)

日期: 2021-01-17

特种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放射医学方向100900)

一、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种医学(放射医学)专业高层次的教学与科研人才。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具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医德医风高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2、要求掌握较为广泛的特种医学(放射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熟悉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进展。

3、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具备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   

4、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肿瘤放射生物学

2放射免疫学

3、肿瘤放射增敏药物效应研究

 

三、学习年限

1、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安排如下: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系学习。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研究。

第四学期:开展课题研究,完成教学工作。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完成中期考核。

第六学期:完善课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论文答辩。

2、全日制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非全日制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因故延长学习年限,由硕士生本人申请,导师签署意见,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学院批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毕业前要求必须完成不少于33学分(详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一)开题报告

导师和指导小组应对硕士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读书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研究生入学后,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与导师和指导小组讨论后确定其研究方向,并作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要求

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利用本专业优势,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国家或地方重点科研任务中选题。应对本学科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选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价值。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最迟在进行预实验并有相关实验结果后进行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完成。在院系(或教研室)内做开题报告,报告其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计划;参加者应对选题的创新性、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方法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等进行评论。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开题报告书》。

(二)论文工作阶段报告

硕士生应按阶段在本系或教研室报告课题工作进展情况。

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半年后,硕士生应向导师组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情况、所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与会者对其汇报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使研究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中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2、论文工作结束报告: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准备撰写论文前,研究生应将研究结果在系或教研室或课题组内做汇报,与会者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评论,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等意见;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以保证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结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三)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原则上必须在本校、本专业点进行,对于合作项目的选题经过批准后方可在校外条件合适的地点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执行。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盲审的方式,评审合格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应按照《安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应结合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以上杂志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强调人才培养与特种医学(放射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与课题研究三结合,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科的团队作用,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课题组讨论、临床见习、撰写综述、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具体培养方法:

1、在前期学习过程中,以一学期的时间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文献阅读、检索,并选择研究课题。理论学习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实行学分制,所修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33分。

2、从第二学期研究生应进入课题的研究中,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导师和课题组负责制,学科协助指导,通过定期举行课题组例会等方式,检查研究生的研究进展和自学情况。

3、在第三学年的后期培养中,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有1-2周的时间在临床相关科室进行见习,包括肿瘤放疗科、核医学科、影像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同时,参加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工作,教学时间不少于6个学时。

4、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活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累计参加校级以上主办单位公开组织的学术报告活动10次以上,共计3学分。学术活动期间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单》经主办单位认可后每次记0.3学分。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要求其至少参加1次省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

5、为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政治、公益、文体、卫生等集体活动,并将日常表现与活动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及文体活动记录本由研究生学院予以考核评议,合格者记1个学分。

6、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专业进展和专业英语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学科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中英文专业文献,并进行总结,撰写综述1篇,同时提交1篇不少于500字的英文总结,由学科共同评阅通过后,分别给予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课各2学分。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主要工具书和经典专业著作

1、吴德昌主编,放射医学[M],军事医学出版社,2001

2、李晔雄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五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

3、苏燎原刘芬菊主编,医学放射生物学基础[M],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

4、毛秉智陈家佩主编,急性放射病基础与临床[M],军事医学出版社,2002

5、胡雅儿刘长征主编,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Gopal B. Saha主编,Fundamentals of Nuclear Pharmacy[M].6th Edition),Springer出版社,2010

(二)推荐阅读期刊

1Science及系列

2Nature及系列

3Cell及系列

4PNAS

5Blood

6Hepatology及系列

7Radiation Research

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 Biology • Physics

9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

10、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1、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附表

特种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放射医学方向)

专业代码:10090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6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6067

60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6027

36

2.0

自然辩证法概论

M2016028

18

1.0

分子核医学

M2016021

48

2.5

医学分子生物学

M2016016

60

3.0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M2016139

40

2.0

医学论文写作(必选)

M2016122

18

1.0

专业进展课

M2016087

40

2.0

专业英语

M2016088

40

2.0

 

 

选  修  课

医学影像学新技术

M2016081

20

1.0

肿瘤学概论

M2016080

33

1.5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6003

30

1.5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6004

40

2.0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M2016015

40

2.0

学术报告

ayd001


3.0

临床与教学实践

ayd003


2.0

文体活动

ayd002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且≥3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7学分且≥3门,学术报告3学分,临床与教学实践2学分,文体活动1学分,总学分≥33分。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


学院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

邮编:230032

电话:0551-65161126

邮箱:aydjcyxy@ahmu.edu.cn

网址:jc.ahmu.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69号

Copyright © 2020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050035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