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教授 副教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全体师资 优秀人才

博士后合作导师

柳燕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965031613

email:yanliu@ahmu.edu.cn

研究方向:1.媒介蜱螨传播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致病机制2.媒介蜱螨传播的新发胞内菌致病机制3.新突发传染病病原学及反向病原学研究

柳燕教授,2014年 6月安徽省教育厅、安徽医科大学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博士生导师,微生物教研室主任,2016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8年获安徽省政府津贴,2019年获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2020获得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称号。安徽医科大学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传染病病原学与检测方法研究室的牵头人。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现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现任委员,兼立克次体(含埃立克体、无形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现任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现任常委;《微生物与感染》编委会编委,《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编委。


教育经历


2017.09-至今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医学博士

2012.09-2014.04   法国马赛大学医学博士,师从世界著名立克次体专家Prof. Didier Roult进行立克次体及病毒研究

2009.09-2014.06   国外留学经历,历经访问科学家、III级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7.09-2000.07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微生物系攻读医学硕士并于2007年7月获医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成功构建从临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病原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媒介和宿主的反向病原研究网络建设,建立可能的疾病未知病原普。


2. 建立全球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的25种烈性出血热病毒核酸快速组合筛查技术。为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发现做出重要贡献,是发现者团队重要的科研人员。


3. 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79.25分的《新英格兰杂志(NEJM)》及其它著名世界杂志上,google学术搜索,系列文章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卫生部于2010年启动了《我国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防控指南》,并对全国医务、疾控人员进行培训。目前病死率已从发现初期的30%降至8%。中国疾控中心王宇主任评价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发现,是继SARS 冠状病毒发现以来全球在病原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水平”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03/17/c_121198310.htm)。


在后续研究中,发现了病毒攻击的靶细胞,并发现该靶细胞也是其他出血热病毒,如埃博拉、马尔堡等的靶细胞,将此细胞体外建系,建立了病毒致死性感染动物模型。


4. 2008年,与其他科学家共同发现安徽省恙虫病为我国南北过渡型。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将研究发现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5. 2006年底,首次在第一时间原创发现我国人感染无形体病。上报中国疾控后,中国疾控组织多家单位进行结果复核并验证,柳燕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中国有关专家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影响因子37.68分的《美国医学科学院院报(JAMA)》。参编卫生部《我国无形体病防控指南》方案编写,2008年卫生部启动《我国无形体病防控指南》。


6. 2005年底,首次在第一时间原创发现中国大陆首列H5N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Virus)。获得卫生部通报嘉奖,嘉奖令中称“安徽省疾控实验室技术力量强、准备充分”。因此,获得卫生部禽流感防控先进个人。参编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2005年底卫生部启动我国《人禽感染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因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现,推动了全国流感禽流感网络建设。


学院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

邮编:230032

电话:0551-65161126

邮箱:aydjcyxy@ahmu.edu.cn

网址:jc.ahmu.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69号

Copyright © 2020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050035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