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我院在线举办了“博士论坛”本年度第五期学术报告,邀请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张茂博士作了题为“生物体通过PP2C磷酸酶中无规则结构感受CO2的分子机制研究” 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副院长冯利杰主持。
作为最主要的人类共生-致病真菌,白念珠菌既可以适应皮肤表面较低水平的CO2,又可以在体内5% CO2中生存进而侵染组织,因此可作为研究CO2感知系统的良好模型。在前期工作中,通过高通量遗传学筛选鉴定到PP2C磷酸酶Ptc2调控CO2诱导的白念珠菌菌丝发育。在此基础上,通过对Ptc2序列和结构的分析,发现不同于该家族的其它磷酸酶,Ptc2的C端特异性地含有一段天然无序序列(IDR)。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无论在细胞内还是体外系统,CO2都可以通过IDR促使Ptc2发生液-液相分离,在这个过程中Ptc2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重要的是,Ptc2中的IDR序列所介导的CO2感受机制在真菌中是保守的,真菌利用这个机制调控多个CO2 介导的生理过程。另外在植物中发现AP2C3的N端具有一段IDR序列,这段IDR同样可以在外界CO2浓度提高时介导AP2C3发生液-液相分离,激活其磷酸酶活性。这说明AP2C3很可能作为CO2直接感受器调控植物的气孔的开关和密度。由于PP2C磷酸酶在细菌、真菌、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所以这个由PP2C磷酸酶参与CO2感受机制很可能在生物体中被普遍采用。
张茂博士2022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同年作为四类人才引进至我院工作,现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校聘副教授,主要从事病原真菌生理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论文。
学院师生共40余人线上参加了论坛,并就相关学术观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科研办 武桐)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