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在药物技术转化、临床使用、监管与生产流通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2、抗炎免疫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3、创新药物中试的关键技术研究;
4、肝脏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5、心脑血管药理学;
6、内分泌药理学;
7、肿瘤药理学;
7.抗肾脏炎症纤维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8、临床药学;
9、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合理用药;
10、药动学-药效学关系的定量研究;
11、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干预研究;
12、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13、创新药物新剂型新技术研究;
14、药物动力学和转运体研究;
15、药物安全性评价;
16、药事管理学;
17、应用药学。
18、药物毒性机制及防治研究;
19、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药物研究。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1.、全日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课题组学习科研方法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专业实习
第四学期:完成教学实践,继续课题研究并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在专业实践岗位继续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继续完成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答辩。
2、提前毕业、休学、延期毕业等相关规定见《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25学分。(详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则。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育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聘请在药物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实践环节放在直接面向市场、研究条件良好的药学部门实施,研究所选的课题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一)专业实践
根据研究方向,研究生应在药学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2个月。对于专业实践的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部门可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院药房、药物研究机构、医药管理部门等。
(二)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参加培养单位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讲课与实验),不少于60学时,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在职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开始则与教研室老师一样安排教学。
(三)学术活动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活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累计参加校级以上主办单位公开组织的学术报告活动10次以上。学术活动期间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单》。
(四)考核
课程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执行。
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英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考核办法,如SCI论文撰写等。已发表SCI论文的硕士研究生,评为优秀;已经投稿,附有编辑部审稿意见的,不论接收与否,评为良好;有尚未投稿的英文文章,评为及格,75分。良好与优秀的具体评分视投稿杂志等情况具体评定。
专业进展课可考虑将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学科前沿专题讲座,Seminar等纳入考核范围,共40学时。其中校内相关专业学术报告每场次4学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次20学时,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每次10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会议,每次6学时。修满40学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2分)。参加学术报告及学术会议需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专业技能考核由学科/教研室和校外培养单位成立有3-5名专家组成考核小组,组织考核专家现场考核,考核结果记入研究生培养手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出论文,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研究生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CSCD(含扩展)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用于申请学位的论文,学位申请人必须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必须为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如论文中注明为共同第一作者,则该论文须经有关部门的专家审定其为合作成果后方可提交。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按照培养单位的规范名称署名“安徽医科大学××学院(所、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等单位或机构培养的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可同时署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本单位的法定名称。学校外派联合培养研究生责任作者和作者单位署名可依据外派时签订的协议执行。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李俊主编. 《临床药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魏伟,吴希美,李元建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潘卫三主编,工业药剂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郭宗儒主编,药物分子设计。科学出版社,2012
6、杭太俊主编,药物分析(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7.、Hardman JG,Limbird LE 主编.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Goodman & Gli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0th editon).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McGraw-Hill.第1版,2002。
(二)、权威期刊
1、中国药理学通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药学学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6、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7、Drugs
8、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9、Hepatology
10、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1、Cellular Signalling
12、Biochimie
13、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4、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附表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500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总学时 | 学分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 M2016001 | 80 | 4.0 |
医用统计方法 | M2016067 | 60 | 3.0 |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M2016027 | 36 | 2.0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 M2016029/ M2016028 | 18 | 1.0 | ||
专 业 必 修 课 | 药学综合实验与技能 | M2016073 | 30 | 1.5 | |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 | M2016034 | 40 | 2.0 | ||
新药设计与发现 | M2016078 | 30 | 1.5 | ||
药物新剂型与临床用药 | M2016076 | 20 | 1.0 | ||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M2016075 | 20 | 1.0 | ||
临床合理用药 | M2016120 | 40 | 2.0 | ||
专业进展课(调研报告或学术报告(会议)) | M2016087 | 40 | 2.0 | ||
专业英语(发表SCI论文或撰写英文论文) | M2016088 | 40 | 2.0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 药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M2016079 | 30 | 1.5 |
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 | M2016077 | 30 | 1.5 |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M2016003 | 30 | 1.5 | ||
高等临床药物治疗学选论 | M2016130 | 30 | 1.5 | ||
基因表达调控新技术及应用 | M2016025 | 50 | 2.5 | ||
医学论文写作 | M2016122 | 18 | 1.0 | ||
药学专业实践 | ayd007 | 4.0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7学分,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药学专业实践4学分,总学分≥25分。2.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