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陶文娟副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团队合作,在瑞芬太尼麻醉引起术后痛敏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以《瑞芬太尼诱导术后痛敏的丘脑皮层神经环路机制(Thalamocortical circuits drive remifentanil-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为题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影响因子:19.46)。
瑞芬太尼作为经典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凭借其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消除快速、不依赖肝肾功能代谢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其引起的痛觉过敏(RIH)也是常见的术后问题,神经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基于足底切口手术的RIH模型小鼠,发现丘脑腹侧后外侧核谷氨酸能(VPLGlu)神经元上T型钙通道亚型Cav3.1功能上调,介导VPLGlu神经元簇状放电(burst firing)升高,促进了初级躯体感觉皮层谷氨酸能(S1HLGlu)神经元过兴奋,从而导致术后痛敏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术前抑制VPLGlu神经元Cav3.1依赖的簇状放电或化学抑制投射到S1HL的VPLGlu神经末梢活动,均可以消除RIH模型小鼠S1HLGlu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加,并缓解术后痛敏。综上,本研究揭示Cav3.1调控丘脑-皮层神经环路可塑性介导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敏化。
图:Cav3.1调控丘脑-皮层神经环路可塑性介导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晋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毛煜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中国脑计划”)、中国科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72/JCI158742.
学院官方微信